從校園人到企業人
從校園人到企業人
課程背景:
企業非常需要具備有效““執行能力”和艮好素質的員工,不僅自身能盡職盡責,獨立完成工作目標,而且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,能與他人合作,共同完成團隊的工作目標。
而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企業適應不良癥:心氣浮躁、“恃オ傲世,缺乏合作精神”、“眼高手低,實踐操作水平差”、“眼光短視,過分強調薪酬”、“夸夸其談,光說不練”等等,影響了所在部門的績效。而由于自身的表現不被公司和同事認同,有很多畢業生難以接受理想與現狀之間的巨大差距,尤其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,沮喪之余,不反求諸己,自我檢視,卻開始了頻繁“跳槽”的嘆一輪求職旅
程,使企業的管理成本大大增加,給企業造成損失。
盡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,但是,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員工,這些大學畢業生還必須在上崗前,從心態、技能等方面,完成從校園人到企業人的角色轉換,才能踏踏實實的進入工作狀態。
課程收益:
● 進入職場角色,提升職場能力和職場心態
● 養成品牌意識、增強團隊協作能力
● 懂得職業生涯理念,更好的人職匹配,提升職場中的自我成長能力
課程方式:視頻觀賞+小組研討+互動游戲+案例分析+情景訓練
課程時間:1天(6小時/天)
課程對象:新入職員工
課程大綱
第一講:角色篇:如何轉變你的角色
一、職業人角色的特點
企業人的三大特點:規范化、職業化、商業化
二、從校園到企業我們需要的6項轉變?
1、從“人生理想”轉向“職業理想”
2、從理論學習轉向實際應用
3、從自由的校園生活轉向規則緊張的工作狀態
4、從單純的人際交往轉向豐富的人際環境
5、從浮躁轉向理性
6、從被呵護轉向自立自強
第二講:認知篇:遇到職場問題怎么辦?
1、什么是“正確”的認知
2、專注于你真正想要的,而不是沉浸在“受害者”的角色里
3、注意力模型:認知焦點決定了你是受害者還是自我負責
案例:各類“職場受害者”有你嗎?
模型:能力圈原理:關切圈和影響圈
如何擴大自己的影響圈?
工具:改變關注點的三個問題
練習:遇到以下問題,如何用三個問題來建立“正確”的認知
資源分配不公平;他人不守承諾;等
第三講:行為篇:職場素養
一、建立自己職場的“品牌”,獲得他人信任
二、團隊協作
1、游戲:我們是一個人
2、團隊協作的要點:目標一致、步驟一致、分工合作
3、什么是目標一致?原來設置的項目目標變化怎么辦?
4、什么是步驟一致?你的想法和上級的不一樣怎么辦?
5、什么是分工合作?誰是你的客戶?
三、面對復雜問題的職業行為
1、角色扮演:不同的上級對你給了不同的指令
2、討論:角色扮演中,小明有幾個優秀行為,和幾個失誤行為?
3、總結:職場的7項職業行為
第四講:職業生涯規劃
一、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——職業生涯三階段
1、職業生涯三階段:生存期、發展期、自我實現期
2、生存期及發展期常見職業誤區
3、生涯各階段的工作任務
二、初入職場的適應問題和改善
1、職場適應問題一:角色不知如何轉換
案例:“好學生未必成為好員工”
改善:做一個有方向的職業人:正確理解企業要求
2、職場適應問題二:職場關系錯位
案例:“受不了批評就離職”
改善:慧根短淺,未必不能成器
3、職場適應問題三:自我需求不清晰
案例:“一言不合就離職,反復跳槽”
改善:區分“不適合”與“不適應”,避開“離職陷阱”
三、職業能力提升
1、能力三核的定義:知識、技能、才干
2、能力三核之能力結構:看清未來努力方向
3、能力三核之可遷移性:知道工作的意義,踏實工作不挑活
4、能力三核之競爭順序:認真仔細,不倦怠
5、能力三核之一專多能零缺陷:主動溝通,主動反饋,主動成長
四、自我成長的3個工具
1、趕超式能力培養:輕取競爭優勢
2、研制式能力培養:運用管理工具
3、反思式能力培養:實現自我超越
- 吳琮:《老板戰略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責任心與自動自發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優秀青年干部工作能力提升培訓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黨支部書記工作技能培訓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孫子兵法與領導智慧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巔峰銷售訓練》 2024-04-19
- 傅清杰:《五臟內養功》 2024-04-19
- 傅清杰:《傳統華佗五禽戲功理功法》 2024-04-19
- 張書淇:講師課題資料 2024-04-19
- 袁少波:《基業長青——繞開中小企業發展路上的“雷區”》課綱1天 2024-04-19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