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職資格大綱—任職資格體系建設與應用(4天,管理者和HR通用版)
課程目標和收獲
對搭建任職資格體系獲得基本思路
記住任職資格三大管理體系,發現公司當前任職系統的漏洞,查缺補漏
獲得崗位特質梳理工具1個
能夠獨立梳理簡易版崗位勝任力模型
能夠獨立設計情景模擬評估
理解人才評估委員會的價值,學會選人
體驗4個測評工具(1個優勢短板,2個驅動力,1個情商),提升自我覺察和了解他人
初步掌握職業訪談,記住最少6句話術
理解高潛力定義,學會在組織內快速梳理高潛力人才名單的辦法
有效激勵參訓者
培訓產出
一份人才評估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名單
一份高潛力人才名單
一份參訓者的繼任者候選人名單
一份解決問題高手名單
一份高執行力者名單
一份組織優勢和短板圖
一份組織動力圖
公司常聘崗位的簡易版勝任力模型
對公司當前任職體系的優化建議
對公司人才管理的優化建議
參訓者個人發展計劃
培訓方式:案例、小組討論、情景模擬、角色扮演、樣本、示范、練習、視頻、測評、心理學工具
培訓內容
第一天
樓在哪?樓長成什么樣?(15分鐘)
1.組織績效公式
2. 20項高管團隊應關注的企業指標
二.樓的結構—職級體系(45分鐘)
1.任職體系三大管理系統
2.崗位職級
1).崗位職級樣本
2).搭建崗位職級的三種辦法和流程
3).華為任職資格體系(參考)
4).常見崗位職級搭建過程中的爭議點
5).討論:我公司崗位職級搭建行動計劃
★產出:對公司崗位職級系統的優化建議
三.樓層標準1—崗位說明書(JD)(1小時)
1.崗位說明書(JD)的結構
2.崗位說明書的10個功能
3.崗位說明書錯誤、不當和優秀樣本
4.小組討論:優化公司當前崗位說明書(按公司常見崗位分組討論)
5.示范:如何撰寫吸引候選人的崗位賣點
6.小組討論:吸引人的崗位說明書(按公司常見崗位分組討論)
★產出:優化后的公司常聘崗位的崗位說明書和賣點
四.樓層標準2—績效體系(1小時)
1.案例:績效反饋
2.當今高科技行業公司KPI的變化
3.高科技上市公司OKJ樣本
4.績效體系設計中的10個“坑”
5.獎勵系統中的八個“坑”
6.績效獎勵案例
7.精神激勵系統的結構
8.頭腦風暴:1).如何優化公司常見崗位的KPI
2).如何提升績效溝通
3).如何優化獎勵系統
★產出:1.更加重視績效溝通
2.理解考核指標中定義行為分數的重要性
3.當前公司常見崗位KPI的優化建議
4.與績效系統相對應的激勵系統的優化建議
五.樓層標準3—能力體系(簡易版)(3小時)
1.個人績效公式(5分鐘)
2.發展繼任者四步驟和失敗案例(15)
3.公司常聘崗位建模簡易操作法(2小時)
1).知識、經驗、專業能力、通用能力、特質的區別
2).小組討論+體驗:快速梳理崗位能力和特質的8種方法(根據常聘崗位討論)
3).體驗:崗位特質梳理工具(常聘崗位三特質)
4).樣本:簡易版崗位勝任力模型樣本(招聘專員崗位)
5).小組討論:簡易版崗位勝任力模型(將招或常聘崗位)
4.公司中層管理者建模簡易操作法(40分鐘)
1).優秀領導者定義樣本
2).經理級12個通用勝任力模型
3).小組討論:公司中層管理者勝任力(簡易版)
★產出:基于績效的簡易版崗位能力素質模型(公司最常見五類崗位)
第二天
六.樓梯在哪—員工職業發展通道(2小時)
1.員工職業發展通道(1小時)
1).企業內部通用六種職業發展通道和路徑
2).職位階梯樣本圖
3).某跨國企業多重階梯樣本圖
4).某大型高科技公司中/高管職涯發展路徑樣本
5).小組討論:公司的職位階梯(按部門分組)
2.發展上樓人(1小時)
1).失敗的晉升案例
2).晉升的六個前提
3).繼任者項目和案例
4).失敗和成功的輪崗案例
5).討論:1.公司晉升系統的3+優化建議
2.如何創建輪崗文化?
3.思考:我期望的公司內部崗位和發展階梯
★產出 1.公司的職位階梯1.0版
2.優化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的5+建議和可落地的三個行動方案
3.優化晉升系統的1個可落地行動方案
4.優化輪崗系統的1個可落地行動方案
5.個人內部職業目標1.0
七.誰來上樓?(30分鐘)
1.內外人才庫
1).總經理特質
2).招聘系統
3).招聘專員21項特質
4).內部人才庫評估KPI
5).核心人才名單
6).優勢能力/資源名單
7).高潛力員工識別與動態名單
8).繼任者員工識別與動態名單
2.申請表
1).人才推薦表
2).崗位申請表
★產出:1.公司適合從事招聘工作的人員名單
2.核心人才名單1.0
3.參訓者的繼任者名單1.0
八.評估“上樓者”—任職資格能力和準備度評估(4小時)
1.人才評估委員會(30分鐘)
1).判斷:內部選人正確和錯誤操作
2).案例討論:內部選錯人典型案例與用人理念
3).人才評估委員會的功能、組成和分工
4).人才評估委員會委員的崗位畫像和快速識別技巧
5).工具+體驗:如何快速選出合適的人才評估委員會委員
6).晉升政策與流程
7).任職資格認證流程
2.人才準備度(內部候選人)(15分鐘)
1).崗位畫像與人才畫像
2).評估人才準備度公式
3).評估人才準備度的六種方法
3.評估人才準備度—上級領導打分法(30分鐘)
1).四個問題梳理繼任者候選人名單
2).能力和潛力要素打分法
4.評估人才準備度—細節觀察法+事件法(45分鐘)
1).案例+視頻:行為-行為模式—能力與特質提煉
2).練習1:細節與特質的鏈接
練習2:事件與能力和特質的鏈接
3).員工行為觀察記錄表
5.評估人才準備度—情景模擬法(30分鐘)
1).情景模擬設計四個維度
2).情景模擬面試設計示范
3).練習:為候選人設計情景模擬評估
6.評估人才準備度—能力面試法(1.5小時)
1).練習:關鍵事件梳理法—能力優劣勢(訓前完成)
2).示范:BEI訪談法
4).述職面試
i.述職評估結構和注意事項
ii.群面案例
iii.群面分工后的面試問題清單
iv.15個經典追問問題清單
★產出: 1.公司任職資格認證流程
2.公司常見崗位能力評估體系1.0
3.人才評估委員會委員的參考名單
4.公司適合從事招聘工作的人員名單
5.參訓者的繼任者參考名單
第三天
八.評估“上樓者”—任職資格能力和準備度評估(3.5小時)
7.評估候選人準備度—意愿評估法(30分鐘)
1).人才準備度案例分析
2).意愿評估里常見的“坑”
3).角色扮演:職業訪談(Career Talk)
8.評估候選人準備度—測評法(2小時)
1).常見的12個人才評估維度對應的24個測評工具指南表
2).優勢/短板測評(1.5小時)
a.體驗測評
b.要素解釋和樣本解讀
c.不同層級領導者簡易版模型
d.測評應用案例
e.現場盤點:公司優勢與短板
3).領導力360反饋(30分鐘)
a.領導者的管理成熟度360反饋操作流程和應用
b.示范:學敏度測評樣本與教練對話
9.人才校準會(15分鐘)
1).人才校準會的合適時間
2).開門和閉門校準會
3).校準會的準備與原則
4).練習:區分事實和結論
5).不一致如何解決
6).繼任者地圖
7).人才校準會對話樣本
10.人才盤點(45分鐘)
1).體驗和示范:人才盤點
2).成功的高管團隊盤點案例
3).團隊盤點27項自查表
4).團隊管理者行動計劃(自我教練)
5).人才梯隊建設盤點
6).人才盤點會
★產出:1.組織優勢和短板盤點表
2.參訓者團隊管理行動計劃表
九.激勵上樓人—任職系統與精神激勵(2.5小時)
1.任職系統與公司激勵(1.5小時)
1).體驗:組織診斷工具
2).組織優化行動方案
3).組織激勵案例
2.激勵老員工(45分鐘)
1).分析:缺乏動力的大量老員工形成原因和影響
2).職業倦怠期與職業危機感
3).激勵老員工四個維度20種方法
4).討論:基于公司環境如何激勵老員工?
★產出:1.優化公司當前激勵系統方案
2.對當前公司任職資格內部溝通工作的查缺補漏
3.激勵公司老員工的可落地3+辦法
3.與員工的溝通反饋(15分鐘)
1).反饋心理學(5分鐘)
2).任職資格溝通(10分鐘)
a.培訓任職資格
b.多對多任職資格討論大會
c.一對一任職資格溝通反饋
d.一對一/多對一能力溝通反饋
第四天
九.激勵上樓人—任職系統與精神激勵(1小時)
3.與員工的溝通反饋(1小時)
3).能力短板反饋(1小時)
1).建設性反饋工具I
a.反饋工具1
b.正確和錯誤反饋樣本對比
c.反饋練習
2).建設性反饋工具II
a.反饋工具2
b.反饋樣本
c.反饋練習
3).建設性反饋工具III
a.反饋工具3
b.示范樣本
4).建設性反饋工具IV
a.反饋工具4
b.練習:情緒判斷
c.反饋示例
5).練習:設計建設性反饋(針對期望給反饋的人)
★產出:1.建設性反饋四工具
2.反饋話術行動方案
十.怎么定位—任職體系與員工職業目標(我是誰?我想上到幾樓?我能上到幾樓?)(2.5小時)
1.我目前適合什么職業—事件法+反饋法(30分鐘)
1).示范+練習:關鍵事件梳理法—能力優劣勢
2).示范:反饋法
3).梳理和總結:自己目前適合的職業
2.我未來適合什么職業—測評法(2小時)
1).敲定職業大方向:體驗兩個職業測評工具(訓前完成)
2).自我教練:基于測評的職業訪談對話
3).理解自己的行為:個人量表(訓中完成)
★產出:1.所有參訓者當前適合的職業
2.參訓者中高潛力人才名單
3.參訓者中適合做管理的人
4.參訓者中適合做研發的人
5.參訓者中適合做支持的人
十一.怎么上樓—任職體系與人才培養(3.5小時)
1.培養上樓人(1.5小時)
1).上級培養下屬的12種方法(10分鐘)
2).企業培養人才的16種方法(10分鐘)
3).人才梯隊建設中的重要選人二要素和方法(5分鐘)
4).培訓系統的結構(3分鐘)
5).不同層級管理者的培訓課程體系(2分鐘)
6).經驗萃取與員工學習地圖(10分鐘)
7).五個失敗和成功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案例(25分鐘)
8).討論:我公司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化工作(25分鐘)
2.我的個人發展計劃(2小時)
1).梳理目標:個人職業目標和目標所需經驗和能力(訓中作業)
2).行動計劃:未來一年的工作核心行動計劃(訓中作業)
3).我的優勢、短板、資源和障礙風險(2小時)
a. IDP個人發展計劃書的撰寫步驟和部分樣本(5分鐘)
b.發揮優勢與提升短板(50分鐘)
i.自我教練:提升工作能力的對話(10分鐘)
ii.教練他人1:發揮優勢的教練對話(20分鐘)
iii.教練他人2:提升短板/風險把控的教練對話(20分鐘)
c.資源(20分鐘)
i.資源類型與舉例
ii.梳理:已有資源+所需資源
iii.個人價值計算
iv.人脈管理
d.障礙(30分鐘)
i.個人模式梳理
ii.情商+對應的個人發展計劃設計(測評+練習)
e.整理:能力提升行動計劃(15分鐘)
★產出:1.參訓者未來一年工作目標達成的行動計劃
2.參訓者能力提升行動計劃
3.公司人才培養系統的3+可落地優化方案
十二.復習和答疑
- 鄭奕:《管理者情商與自我成長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柔性管理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管理者角色定位與認知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管理者核心領導力訓練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管理者溝通智慧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MTP管理者角色認知與管理能力提升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95后員工管理智慧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管理干部七種能力提升培訓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論語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弟子規與現代企業管理》 2024-04-19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