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洞悉人性,領悟溝通》課程大綱(2天)
課程背景:
工作生活中,一些高難度談話的情形總會在你毫無準備時不期而至:情感危機、需要道歉、客戶遲疑不定、合作方百般刁難、突發的公共關系危機、想讓別人幫忙,卻難以啟齒……是面對還是逃避?一次談話可以增進也可以摧毀一段關系。本課程根據權威溝通心理學研究成果研發,結合真實案例,通過學習和演練幫助參訓學員有效提升溝通效率,增進人際關系。
課程目標:
1、幫助學員理解溝通背后的人性法則;
2、幫助學員理解對話的三層結構,了解溝通模式;
3、幫助學員認知自我,了解情緒,建立積極正面的溝通心態;
4、幫助學員掌握學習型對話的五個步驟, 提升解決沖突的能力。
課程時間:2天,6小時/天
課程內容:
第一章:溝通背后的人性法則
事情是溝通的核心嗎?
為什么目標一致的溝通也會難免沖突?
到底人們希望通過溝通得到什么?
為什么我們總會說“我以為……”
“似非而是”的人性法則
第二章:破解溝通中的隱藏密碼
一、對話的三層結構認知
1、事件認知對話
2、情緒對話
3、自我認知對話
二、對話結構分析
1、事件認知對話——真相VS假設
2、情緒對話—理性VS慣性
3、自我認知對話—形象“我“VS”真我“
三、建立學習型溝通模式,調整三層結構
第三章:破局——向學習型姿態轉變,打破僵局
一、探尋真相,建立歸責系統
1、了解對方的故事
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:為何我們看到的世界不一樣?
聆聽雙方的故事:“姿態”
2、不要假設對方意圖
惡性循環式談話的兩大特征:受害者與辯護人
避免受“假設“影響的兩個方法
3、用歸責替代指責
歸責與指責的區別
歸責的步驟
二、掌控情緒,控制談話局面
1、未說出口的情緒對談話的影響
2、發現你的情緒:了解情緒的藏身之處
3、與情緒談判:改變想法,改變情緒
4、正確表達情緒的三個要點
三、了解自我,真誠面對沖突
1、對自我的三大核心認知
2、自我認知失衡的對話模式
3、如何接納自我,在談話中重獲平衡
4、了解對方的自我認知,引領談話
第四章:立局——展開學習型對話,重立和局
一、明確對話目的
1、為什么有目的卻無進展?——無效的溝通目的
2、三種有效的目的
二、重新啟動對話
第一步:跳出爭論焦點,從“第三個故事”開始
第二步:發出一起探討的邀請
第三步:描述事件、感受、需求(基于對話三層結構)
三、如何從談話中學習:用心聆聽
1、好奇的姿態;
2、聽的技巧:提問、闡述以及認同
四、如何高效表達
1、表達的三大原則:
不要把自己的結論當成真理;
告訴對方,你的結論從何而來;
不要用“往往”或“從不”等夸大其詞
2、幫助對方理解你
邀請對方闡釋你的話
詢問對方的不同看法及原因
五、提出解決方案
1、引導技巧:重新構造——發掘對方話語的正向意義
善用提問,適時發起話題
2、解決問題的步驟:
收集信息,測試感知
創造選擇,雙贏思維
選擇標準,衡量進展
持續注意,及時修正
第五章:課程總結與答疑
- 徐天琪:《肆一鏢局-跨部門溝通》 2024-04-18
- 徐天琪:《沉默的真相--從溝通到驅動》 2024-04-18
- 鈕東濤:因人而異的高效溝通與跨部門協作課程大綱 2024-04-18
- 穆衛鋒:從氣質學說到人員測評解讀干部提拔與溝通 2024-01-23
- 仲崇海:品牌化發展與醫患溝通培訓綱要 2024-01-23
- 邱加洲:溝通與執行力培訓大綱 2024-01-20
- 鄭凱文:《跨部門溝通與高效協作》沙盤模擬課程 2024-01-10
- 鄭凱文:職場溝通與人際關系 2024-01-10
- 鄭凱文:高效溝通技巧 2024-01-10
- 尤龍濤:跨部門溝通與協作 2024-01-09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