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學與修身
對象
熱愛傳統文化的個人或企事業(yè)單位管理人員
目的
國學,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,貫道器以為一,她蘊藏著恒久的治世之道與人生智慧。窮究經史微言大義,博覽諸子燦爛文章。以思維締造非凡視野,以仁義締造貴族品格,以圣賢智慧滋潤當下之心態(tài)。史家之明鑒,助您繼往開來;儒家之進取,助您自強不息;佛家之明心,可安頓人心;道家之逍遙,讓人心曠神怡;周易之精微,助您窮神知化;兵家之權謀,助您縱橫捭闔;中醫(yī)之養(yǎng)生,助您收獲人生最大生產力;參境家學,助您傳承智慧之道。
內容
以孔子為代表的歷代儒家人士,提出了“政者,正也”“廉為政本”、“廉為官寶”一系列為人、為官、為政的原則和規(guī)范。儒家為德以廉,認為廉潔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道德。孔子要求從政者必須清廉,“欲而不貪”,“修己以安百姓”,既廉又儉、雖貧而無怨。主張“君子有三戒”,心中有“三畏”,不能貪得無厭,行廉政,拒腐敗。孟子說,“人不可以無恥”,“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”,表達了不廉即為恥和知恥即為義的思想。
道家強調天人合一,無為而治,道法自然,順其自然。重德、修德、守德,“去甚,去奢,去泰”。“廉者常樂于無求,貪者常憂于不足”,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。教育人們要以自然的態(tài)度對待社會,對待他人,對待自我,遵循規(guī)律,遵守法律,按章辦事、秉公用權,不為名所縛,不為物所累,不為利所驅,不為色所魅,不為錢所誘,廉潔從業(yè),干凈做人、清白做事。
佛教強調忍耐戒欲,知榮辱。眾善奉行,諸惡莫作。告誡要真誠、清凈、平等、慈悲、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。警示人們:欲望是痛苦的根源,貪欲是萬丈深淵,“頂不住眼前的誘惑,便失掉了未來的幸福”。要保持平和的心態(tài),保持清醒頭腦,以警惕的目光看透溫柔后面的陷阱、美麗背后的丑惡;保持謹慎的作風,小心謹慎,慎行權力。如果面對糖衣炮彈的誘惑,邪心占了上風、辦事失去原則、貪心日益膨脹,就等于領取通往“地獄”的通行證。
古人說:“禍福無門,唯人自召。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”。
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儒釋道三家為核心的文化,學儒以濟世,學道以修身,學佛以養(yǎng)心。如果大家學會感恩,學會反省,學會敬畏,學會轉化,學會舍棄,知行合一,我們就能實現凡夫到圣賢的華麗轉身,實現身心和諧,家庭和諧,社會和諧!我們就能得到幸福圓滿智慧的人生!
- 上一個:垂直攀登,喚醒人生發(fā)展的心之力
- 下一個:可學而至的領導力
- 鄭奕:《國學智慧與和諧家庭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國學思辨與管理哲學》 2024-04-19
- 袁少波:《學國學,提升領導力與人生境界》課綱1天 2024-04-19
- 陶文鈞:書法中感悟國學之美 2024-04-18
- 高承乾:國學與養(yǎng)生 2024-01-16
- 高承乾:國學智慧與現代管理 2024-01-16
- 高承乾:國學智慧與領導藝術 2024-01-16
- 高承乾:國學智慧與管理創(chuàng)新 2024-01-16
- 高承乾:國學團隊管理之道 2024-01-16
- 高承乾:國學思想與人文素養(yǎng) 2024-01-16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(chuàng)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