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派和學院派中醫技術對比
一、技術對比
民間中醫高手所掌握的一技一法,在療效方面要比學院派的中醫技法,來的更加有效、快捷。
民間中醫屬于從實踐中得到經驗,從操作中達到熟練。缺點是只有專項技能,少有理論知識。
筆者七歲就開始隨父學醫,少年時拜過幾位民間名醫為師。從學校畢業后,又追隨多科的醫學專家們身邊學習臨床。故對民間派和學院派,在中醫技法方面的優劣點,較為清楚。
比如:在跌打、中暑、破傷風、骨傷、蛇傷、風濕病、針灸等這方面的治療上,民間派要比學院派的治療效果,來得要更及時、更好些。
原因是:在醫院治療患者時,大家都要遵守固定的基本治療模式,方法上不允許自我發揮,否則將不融于團隊,易被同事們排斥,以及醫院也不想為你個人而承擔治療上的風險。
而民間派比較靈活,哪種治療方法好就用哪一種,在操作時間以及綜合調理的療法上面,只要你有把握,均可靈便應用。故此,在治療的效果方面往往起效快,甚至于立竿見影。
當然,以上對比是建立在兩派醫者都要有確實的醫術功底前提下,均需要有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確實的技術,否則一切都是空談。當前依然有一定數量的民間中醫高手,在服務于人民群眾。
二、判斷處方的有效性
大家都說中醫起效慢,其實是誤會了。慢性疾病從形成到發作,都是經過日積月累才呈現。此時,不管是民間派或學院派的醫者,來治療這些疾病的話,肯定都要一些調理時間。
中醫開方治病,急癥開方三~五天;慢性病開方七至十劑。
如果三四天換一個藥方,是對于急癥而言,但也只是改動一兩味藥或者變化一下藥方中的劑量,不會把整個方子全盤否定,重新開方。
過三四天就換一個藥方,只說明該中醫當時的診斷以及治法都是錯誤的,也就是說沒有達到對癥治療的基本要求。那么對患者而言,肯定所托非人,是相當不利的。
慢性病調理是以療程(七天)為一個單位,也只是改動或加減方中少部分的藥或劑量而已,同樣也不會重開新方。上述如患者出現明顯,新的病癥情況除外。
醫者頻繁換方,是對自己醫術的不自信。或對患者而已,這不是好的信號。
- 下一個:執業中醫師證,真的重要嗎?
- 傅清杰:《黃帝內經養生》 2024-04-19
- 傅清杰:《傳統華佗五禽戲養生功法》 2024-04-19
- 陶文鈞:職場精英的健康和體重管理 2024-04-18
- 高承乾: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 2024-01-16
- 傅成華:青年成長健康幸福路線圖 2023-12-28
- 林鉅浩:如何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的養生智慧? 2023-12-27
- 吳海峰:《職場養生與職場壓力緩解》 2023-12-27
- 吳海峰:《四季養生》 2023-12-27
- 耿文濤:中醫調理技術—“幸福砭療” 2023-12-27
- 耿文濤:健康管理師內訓 2023-12-27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