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企業內化課程整體解決方案》
前言:(摘自王譽凱新浪博客的一篇博文)
現今中國企業全面的內訓師隊伍培養風起云涌,有沒有?
企業自主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此起披伏,有沒有?
這個現象證明了企業開始由眼前利益往長遠利益上做打算了,開始注重人才的內部培養和企業內部知識管理和傳承了,這是可喜可賀的。
現在行業內一半以上的培訓師都在講TTT之類的課,有很多大咖都涉足課程開發以及和績效掛鉤的培訓設計等領域,可見企業的需求是很大的。
王譽凱本人一年有近70多天的企業內訓課程都是關于培訓師和課程的,也可證明這一點。
But,But……
企業的組織者們是不是還是感覺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味道?內訓師培訓了,課程開發了,體系建立了,總是覺得不達期望,失了初心?
Why?
我們試著做一下分析:
1、外請的職業培訓師的技巧類訓練,很多是偏演講類的,注重表演性,比如手勢、眼神、站法、走動、呼應、神態等等,對于內訓師來說,確實是很有吸引力的,因為平時做到的很少嘛!這種偏演講類的訓練現場效果很好,訓后鞏固很難,Why?這個其實蠻需要專業訓練的,看起來挺容易的事情,確實要很多的功夫去練習體會和消化吸收。而作為兼職內訓師的企業人員,哪有時間去鞏固和練習?在一個相對熟悉的、樸實無華的,千篇一律的工作場景,去運用這些技巧的時候,學員感覺怪怪的,內訓師也覺得很不適應。畢竟內訓師不是商業化講師。
2、再說課程開發。所有的課程開發都是基于個人經驗組織化,組織經驗智慧化,一切為了組織績效的,這個很吸引人的,也是很有理論基礎的,我的課程開發的理論也是這樣的,哈哈。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實際操作下來,這個是不能滿足企業的全部的這方面的需求的。一是萃取這些經驗,要時間,兼職培訓師沒有。二是萃取是一個迭代反復的萃取的過程,需要很高的理性邏輯分析能力,這個應該算是專業能力了,這個兼職培訓師大多訓練不出來。三是設計開發一門課程是需要時間的,并且是大量的時間,這個更沒有……這就導致TTT也上了,課程開發也上了,還手把手的做出了小樣,最后落地還是有問題。最多組織方領導幾位專門抽出時間的員工搞個典型課程出來,去參加上級的比賽拿獎。
3、再說成本。從培訓的現場呈現能力、演繹能力,到課程內容的開發、教學活動的開發、教學素材的開發和課件的開發,這本身就是一個高成本的活動,尤其是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。大部分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是不夠的,不是不舍得,是認識不到位。
其實,企業培訓還可以有一個更好的開發策略----引進、轉化。
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,市面上形成了很多很有價值的培訓課程,有培訓師根據經驗自主開發的,也有經過很多專家反復研究的結晶,更有來自國內外專家和機構的版權課程。這些課程基本上涵蓋了企業的大部分的培訓內容,完全可以拿過來為我所用。
王譽凱研究的【引進吸收轉化】模型,可以幫助企業選擇合適的課程,轉化成企業內訓師可以使用的幾門小課程,對內訓師和企業的實施的要求都減輕了,是現今企業培訓體系建設的一個有益的補充。
項目體系:
一般來說,一門課程的轉化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,簡述如下:
首先是聽這門課程,形成感性的認識和整體感知,就像是相對象,要有個整體的感覺,有感覺了,才會有進一步交往下去的意愿。建議確定課程的時候,一定要是以課程為主的,不要在選擇課程的時候過多的考慮師資水平問題,因為師資的培訓風格是很難轉化的,我們轉化的是課程本身。
其次,要在邏輯師(架構師、課程師、萃取師,總之是邏輯方面梳理的專家)引導下,分解課程。包括,分解課程的主題構成,分解課程的脈絡線索,分解課程的結構,剝離課程的案例數據和其他素材。一般來說,一個引進的課程,可以轉化成好幾門小課程,這樣便于內訓師掌握,也適合企業內訓的要求。運用的工具主要是魚骨圖、思維導圖、團隊共識法。(這一部分是最關鍵的,也是企業自身很難完成的,需要借助于外部力量。可以有兩種形式:工作坊,或者完全外部邏輯專家代為整理)
第三,融合置換環節。根據企業的師資的情況,把課程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有機部分(也可不分),并組成對應的項目組。重新按照課程開發的模型設定培訓目標、培訓題目、培訓內容、教學策略和素材處理等。本環節重點是案例、素材等的置換,要各項目組根據要求去收集案例、數據,然后制作案例,和處理數據,使用的工具如經驗萃取表,課程開發工具等。
第四,就是課程包制作了,包括PPT、掛圖、插頁、道具設計制作、講師講義,學員講義(如果有必要)等。
第五步很重要,使用制作出來的課程包,對企業內部授權師資進行TTT訓練,包括本課程的基本技能要求、課程節奏控制,課程效果控制和課程效果評估,據此篩選出能夠合格的授權師資。然后是頒證授權。
最后一步是通過TTT授課,發現一些需要調整的,進一步修改課程包,直至完善能夠使用為準。內化結束后的大量工作才是關鍵的,就是課程實施,一定要在短時期內做好大量實施的計劃,一方面給到師資鍛煉的機會,一方面快速變現課程的價值。
步驟 | 內容 | 所需時間 |
一 | 引進課程的課堂學習(專家授課) | 1-2天面授 |
二 | 分析課程結構,分拆主題章節,確認轉化主題 | 1天面授 |
三 | 以分拆出來的章節做素材,完成轉化主題的設計工作,課程大綱。 | 1天面授 |
四 | 依據課程大綱,制作開發課程內容、教學活動、策略、案例和素材置換,課件。 | 1天面授+兩周課件制作 |
五 | 使用完成的課件做TTT訓練----如何使用課件完成培訓任務,包括呈現、互動、現場節奏、氣氛影響、效果保證 訓后完成三次實訓作業 | 2天面授+三次實訓作業 |
六 | 授權頒證,認證合格的內訓師 |
項目實施步驟:
樣例:
圖1:外部授權課程
圖2:學員制作完成的分主題課件(圖示為主題頁和某一內容頁,含授課說明)
- 上一個:《企業內部課程開發工作坊》3天
- 下一個:《企業內訓師課堂培訓技術訓練》(2天)
- 鄭奕:《中級內訓師之課程開發“魂、骨、筋、肉”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高級TTT之引導式授課技巧》 2024-04-19
- 鄭奕:《初級內訓師之走向講臺》 2024-04-19
- 鈕東濤:企業內訓講師培養之課件開發與呈現 2024-04-18
- 百合:《TTT培訓師實戰營》 2024-01-20
- 邱加洲:TTT企業培訓師培訓初階課程大綱 2024-01-20
- 劉澤鋒:研發部門新版DFMEA高級應用(2天) 2023-12-28
- 劉小明:研發質量管理實務 2023-12-28
- 劉小明:《供應商開發》 2023-12-28
- 王晨琛:《王道TTT》 2023-12-28
-
上海交大MBA和DBA學位班課程《管理者創新思維與決策管理》在北京中心順利交付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
-
2023年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《管理者團隊管理實務》在北京圓滿落幕
曹愛宏 2023年11月30日